到底想作什麼,真的是很有趣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其實一直想作母職。這看起來好像很明確,但是卻模糊得很。到底要怎樣研究他?研究方式千百種,你會希望哪一個呢?
雖然我尚未將feeding the family看完,可是我卻對他所研究的小東西深感興趣。有那種我好想去作的衝動,可是我若是希望去作這針對母職實作的小研究,反而這非常不適合故事媽媽這群人。他們離開家裡,就是希望談論一些不同的東西,他們對於家務勞動有某種程度的厭煩及無奈。有時候研究問題也不是自己想要做就做,而是在面對特定的侷限下,什麼研究問題才可以最「刻苦銘心」?切到痛處,這才是個重點。
藍同學講得沒錯,如果以故事媽媽為對象作研究的話,建制民族誌的確很合適。重點是研究母職和學校的互動關係。對我而言,建制民族誌事實上也只有三四個步驟。第一就是當事人如何進入組織運作,他工作過程。這裡我比較想瞭解台灣的密集母職的實作過程為何。當然,是針對故事媽媽的特殊性展現出特殊的面貌。再來便是他們為何進入學校去從事這樣的活動,這裡的基礎是什麼?之後,他們與學校的互動關係,學校給予怎樣的回應及看法。其實這個過程中,我覺得可以強調學校作為統治關係的重點!階級的展現,可能要從比較出發。
義無反顧!!!
- Jul 11 Fri 2008 22:09
問題是「沒有問題」?
- Jul 11 Fri 2008 16:24
檢討與悔恨(?!)
休息一下,中場休息。
這幾天壓力很大,同時我也在想自己到底是哪邊沒有做好。的確,越到後面來越可以發現先前摘要做的好,之後下的功夫就相對小很多。而且所謂真正好的摘要,便是用自己的話寫下來串聯,而非僅僅用要點的方式來記錄。這的確以後可以改進一下。另外,一看完書馬上寫摘要真的很不錯。因為那時你最清楚那本書在說什麼,也很容易抽取出他哪邊不足之處。也是最容易用流暢的文字展現的時候。之後,自己會因為不想寫報告而一直上網的問題,我發現可以用寫部落格來解決。因為寫部落格的時候,腦海中就已經在嘗試整理文字。之後,銜接寫報告就會很順暢。腦袋的活動會變得很順暢。
其實我仔細想過這次我不太需要悔恨什麼,算是沒有浪費太多時間。因為我一個星期工作三到四天,然後很認真得唸書,寫摘要。只是剛開始唸書的方式不太妥當,所以速度非常得慢。反正我覺得自己已經盡力在做了。
- Jul 11 Fri 2008 14:49
大學生涯的最低與最高
大學五年,就這樣很快很快得過去了。說實在,前兩年在輔大的生活我幾乎都快要忘光了。因為那是一個可怕的循環,無力上課、上課罵老師、不爽不爽中。對輔大最多的記憶,反而是停留在準備轉學考的圖書館內還有張老師給我的諄諄教誨。雖然這位老師主要以量化取向做關於青少年的研究,與我真正感興趣的方向幾乎沒有任何關係。可是,我仍舊希望自己可以記住他的教學風範以及那斯文的講話態度。他是我離開輔大最懷念的一個人,也是唯一的一個。
台大的日子,剛開始可以說是在B1唸書中心渡過。自卑而且害怕,每天焦慮著自己哪些東西沒做完沒寫完,看著班上同學一張張開心自在的臉龐,雖然我在這裡的確找到了某種契合的氛圍,可是我仍不斷想像這群人的過去應該都是站在講台上管理我這種吵鬧人的班長角色。莫名奇妙得了幾次書卷獎,好像自己真的有用功一樣。山學團認識了嗡嗡、修課認識了不少朋友。喇叭和黃阿馬應該會是我大學時代最重要的人物了。
大四才是最精采的一年。上學期因為發瘋想修英詩選讀,硬著頭皮上也硬著頭皮寫考卷,得了大學時代的最低分65。我差點沒瘋掉,我只擔心未來申請學校的時候,他不要是個敗筆才好。而輕鬆的下學期,翹腳發呆,睡覺的婦女與性別導論,卻拿了大學的最高分。當然,學期中開始我發現被老師注意,為了以後好拿到婦女研究室的獎學金。還是乖乖上課,中間因為必修掉課還請了兩次假,沒想到分數高到破表。自己還真的很洋洋得意,至少證明我是塊念性別的料嗎?!
- Jul 10 Thu 2008 21:13
Feeding the family
承接兩個學術取向:
household labor強調每日維持家庭工作的重要性
caring work針對老人、病患及異能者的支持,而志願工作也在其中。
- Jul 10 Thu 2008 21:10
Critical literature
A. be organized around and related directly to the thesis or research question you are
- Jul 10 Thu 2008 20:24
眼淚
上週的此刻,我拋下了很多事情。到了南台灣玩了兩天。特別坐南迴線鐵路,遠眺太平洋、矗立的山景,那種震撼讓我頓時很想流淚。我一直告訴自己來寫一下對於花東的所有回憶,可是這週我不斷陷在報告當中。每每吃飯時間、打打報告甚至剛剛看到部落格的朋友拿到獎學金準備出國念博士,自身的徬徨感逼著我掉眼淚。而心中卻浮現出好久好久以前的歌「眼淚」。
- Jul 10 Thu 2008 20:07
沈睡
總是在最忙的時候,我的腦海裡總會閃起一個念頭。我很希望自己可以住在醫院裡面,整天躺在那邊發呆。或者是,在花東縱谷之間,待坐在綠地群山之間。每每想起花東,湛藍的天空、遠山環繞以及綠地。說真的,如果可以的話,我真的不想回家。
我真的很想好好休息。
- Jul 10 Thu 2008 19:53
糟透透
好像很久沒有寫寫東西。或者是說沒有什麼力量和時間來寫,當然文章增加也多是因為課業上的緣故。這幾天有極大的疲倦感,也有極大的壓力。下週二就準備交了,雖然我心中大致清楚架構是如何。但是,我還是感受到很大的壓力。不知道為什麼?難道是對於大學最後一份作業的感傷嗎?
這次作業的準備方式跟以前也不太一樣,以前總是趕快寫趕快看書。書還沒有看得很懂,也是要給他硬著頭皮寫。可是,這次我反而是一本一本慢慢念,唸完寫摘要。之後再來想要如何組織的問題。同時也後悔前幾本書沒有立即寫下電子檔摘要,反而會造成後面作業的壓力。這次記取教訓就好了。
- Jul 10 Thu 2008 18:26
Weaving work and motherhood
CH1 WORKING MOTHERS
在兒時的經驗裡,母親在外工作。甚至奶奶都有兼任兩份工作。但是這與課本上所說的家庭主婦有很大的出入。然而,工作(work)的定義,卻又沒有涵蓋到working mothers。
本書的目的是想瞭解女性的母職和雇傭工作(employed)之間關係。
- Jul 08 Tue 2008 16:47
Mothering for schooling
花一個早上和下午的時間把這本書給解決掉了。看完之後感想很多,我到底該如何呈現好呢?先從我的失望開始說起,第一個失望便是這本書並未清楚處理ruling relation到底是什麼,我的猜想應該是教育體制。但我絕得這必須更清楚說明,尤其在最後一章稍微點到了不平等的問題。這邊的處理太過粗略,再詳細一點可能會更好。在來,discourse也是DS強調的重點,並且在第二章的母質論述中有提到。可是,DS自己也強調論述不僅是書寫下來,還需要文本傳遞,以及過程中人們的參與。或許,作者企圖想要作到這些,可是我個人覺得結果寫的有點太過雜亂,所以很難看出當中的調理。最後,當然還是對翻譯的小抱怨。雖然這本書有點傾向於大眾用書。所以,翻譯詞彙簡得比較口語,可是有點太過隨便或者不夠精準。並且在於較為學術的用語上,感覺得出來翻譯的品質會不好。但簡單來說,這本翻譯已經很不錯!
Introduction
- Jul 07 Mon 2008 12:30
20080706原始分類
這次我查資料的狀況非常糟糕,除了主要弄proposal之外,加上去高雄的兩天。最後就決定放棄什麼也不作。在大家分享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實在對於查資料非常沒有耐心。如同學長所說,查資料是個連續的過程。我必須要首先去思考自己為何要查這些資料,他對我的幫助是什麼?查資料不外乎為了了解更多的東西,文章唸完之後,了解作者為何寫這篇文章。之後,為何後人要去讀他,這篇文章在學術的位置上是什麼?
另外在閱讀上,學長談到念社會學會很容易習慣抓概念,卻完全不知到概念背後的意思為何。他希望我們必須從經驗研究上了解到論證的過程。學長這點,真的說得很有道理!
- Jul 07 Mon 2008 12:03
Proposal 架構現身
即便南迴鐵路讓我感動到想落淚,可PROPOSAL也是讓我急到想落淚啊!昨日讀書會的東西都還沒有紀錄下來,至少可喜可賀的是架構終於想好了。雖然之前就有打算這麼做,只是一直沒有非常認真去思考一些過程。我想就直接從美國第二波婦女運動開始談起,並且以Rich的書為起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為何母職研究要從美國第二波婦女運動談起,可能需給予些背景資料。
Rich的書為重要的分水嶺,首先必須要了解他的研究問題如何可能讓他得到研究的結果。再來,便是他的研究結果如何可能不同於過去,這裡必須要去了解後人為她所編的專書。再來,1960-1990的銜接,便是依靠幾本專書。這裡只需要給背景的介紹和知識即可。之後,這應該算是近代研究的母職實作部分。回顧Feeding the family,仍是要注意他怎麼呈現出自己的研究問題,然後他怎麼去論證。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motherhood,著重在於階級的差異以及他所提出的intensive motherhood的概念上。Weaving work and motherhood,必須注意weave這個概念的使用,然後他對於階級上的差異如何解釋。Unequal childhood尚未看,真是緊急。最後,將近代的母職研究作一些統整。同時,提出Dorothy Smith的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然後回顧Mothering for schooling。根據Dorothy Smith的方法,試圖提出自己的問題!
- Jul 06 Sun 2008 17:16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 OF MOTHERHOOD
論證an ideology of intensive motherhood(建議母親在養育小孩上,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及金錢)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ontemporary motherhood
- Jul 02 Wed 2008 22:27
20080625資料庫簡介
OED
- Jul 02 Wed 2008 20:41
【生涯規劃】碩士之未來行程表出爐!
碩一(上)
3高級統計
3社會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