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晚突然就有種很想寫下週報告的爽感,所以就這麼開始寫了。只是這倒提醒我這週課程的密腥。
簡單來說,比較研究便是運用求同和求異。然而,在一般比較研究中,他們會先展示不同角度的比較結果後,之後各自闡述彼此的求同或求異的過程及結果。然而,重點便在於,求異法事實上相對來說容易,因為許多事實表面差異遠多於相同。因而,多會在差異的表象上打轉。有種隔靴搔癢的不爽快。然而,在差異的外貌上,倘若以求同法找出內在結構及邏輯,這才有那種看到牛排切下去的爽感。深度就會出現。不過,後者需要謹慎瞭解到表面素材的重要性。不然可能會在自以為的內在邏輯中打轉,讓人看似高深,可是真的讓人不懂你的點在哪裡。
另外,或許該提一點。我覺得這學期學到很深刻的,便是TRAJECTORY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把研究加入了時間面向來探討,這真的會讓一切變得很有趣。畢竟現代的面貌,便是從歷史而生的。
全站熱搜